编辑: 来源:北京青年报 2021/1/26 11:27:22
1月18日下午,北京市“回顾 ‘十三五’展望‘十四五’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”大气污染治理专场召开。2020年,密云、怀柔、延庆等8个区PM2.5年均浓度已率先实现达标,占全市域面积的近80%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北京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。截至目前,天然气、外调电、油品等清洁能源占比已达到98%以上。展望“十四五”,北京将构建以光伏发电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体系,为实现“碳达峰”、扎实开展“碳中和”提供有力支撑。
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建华介绍,“十三五”时期是迄今为止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,成效最明显的五年。2020年,全市PM2.5年均浓度为38微克/立方米,较2015年下降42.6微克/立方米,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“2+26”城市中保持最优,超额完成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任务。其中,密云、怀柔、延庆、门头沟、平谷、昌平、房山、顺义等8个区率先实现达标,占全市域面积的近80%。
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均稳定达标。于建华介绍,2020年,可吸入颗粒物(PM10)、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在2019年首次达标后继续下降,分别为57微克/立方米、29微克/立方米;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4微克/立方米,稳定达标并连续四年保持个位数,与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水平基本相当。
据统计,全年优良天较2015年增加90天。2020年,全市累计优良天数276天,占比75.4%,比2015年增加90天;其中,一级优106天,比2015年增加54天。重污染10天,比2015年减少36天,重污染发生频率、峰值浓度、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。
“十三五”时期,北京打赢蓝天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就。北京市发改委一级巡视员、市能源办专职副主任王英建介绍,北京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方向发展,加速调整能源结构,天然气、外调电、油品等清洁能源占比达到98%以上。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,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、保障了重大活动需要、保障了城市运行需要、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能需要,呈现出“又稳又好”发展态势。
展望“十四五”,北京将建设智慧城市电网,发挥电力在能源互联网中的纽带作用,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,推进电气化发展。完善天然气管网体系,加快储气设施建设。优化供热体系结构,促进新技术应用。优化成品油供给。
北京市发改委一级巡视员、市能源办专职副主任王英建介绍,在智慧高效发展方面,北京将推进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,发挥首都科技创新优势,推进能源新技术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,重点突破一批能源利用新技术、新装备。构建多能互补、精细调控的新型智慧供能方式。统筹供热与制冷系统耦合应用,加快热网系统智慧化、高效化改造,全面推进余热利用。
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,落实可再生能源优先理念,北京将推进光伏、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,实现与城市建筑、基础设施、现代农业设施、矿山修复治理的融合发展,进一步突破氢能、超低能耗等技术应用。推动城市副中心、大兴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功能区创建绿色能源示范区。加大绿色电力调入力度。促进山区农村能源科学发展。构建以光伏发电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体系,为实现碳达峰、扎实开展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。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号广安大厦北楼7层(100053)
电话:010-83510099 传真:010-83560060 E-mail:craa@chinacraa.org
COPYRIGHT © 2007 CHINA REFRIGERATION AND AIR-CONDITION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京ICP备13052294号-1